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国企哈药集团浮沉十余载 改革驶入快车道

2015年08月10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2004年,中信资本、华平投资及辰能投资携20.35亿元入股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一事,曾一度成为国企改革的标志性事件。然而十余年来,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哈药股份与人民同泰不仅没能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业绩反而出现了衰退状况。

所谓十年磨一剑。2014年最后一天,哈药股份与人民同泰双双停牌,并在3个月后宣布通过资产置换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随后,今年7月,随着有中信资本背景的魏双莹被提名为哈药股份副总经理,市场普遍猜测,中信资本、华平投资已无限接近上市公司核心控制权,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国企改革也就此驶入了快车道。

中信、华平等潜伏十余年 错过退出哈药最好时机

2004年12月,作为当时全国排名前列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哈药股份实控人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推动国企改革,引入国际著名投资机构中信资本、华平投资以及辰能投资,三家公司以现金增资哈药集团有限公司20.35亿元,创造了当时黑龙江省国企改革单项引资历史纪录。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也随即变身中外合资企业。

与此同时,市场也给予了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哈药股份和人民同泰(原名三精制药)足够的肯定。然而,十余年过去了,虽然哈药股份(600664,收盘价12.25元)和人民同泰(600829,收盘价14.14元)的股价也曾一度疯涨,但仅凭广告轰炸的“哈药模式”,欠缺研发和营销的持续成长性,使得两家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

十余年前20亿元入股

2004年12月,哈药股份(原名哈药集团)公告,中信资本、华平投资以及辰能投资将以现金20.35亿元对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增资。增资完成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哈尔滨市国资委持有45%股权,中信资本持有22.5%股权,华平投资持有22.5%股权,辰能投资持有10%股权。自此,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从国有独资的大型医药企业转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这也成为当时国有企业引入外资实施企业改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公告显示,中信资本位于香港中环添美道1号中信大厦26层,其所属集团是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集团中信集团的海外机构,主要业务为向国际及国内客户提供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证券买卖等金融服务。中信资本的全资控股母公司是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其行政总裁是张懿宸。截至2003年底,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2.6亿美元,净资产1.5亿美元。2003年,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的收入为7410万美元,净利润3450万美元。

华平投资是在美国注册成立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专门从事对产业的直接股本投资业务。根据华平投资官网介绍,迄今为止,其已为全球720多家企业投资了500多亿美元,所投企业遍布全球35个国家。公司于1994年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名列国际私募投资前茅。

当时任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姜林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增资扩股使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和国际优势资本的对接,通过招商改制打破了“国有独资”的体制,使长期被体制性、结构性等矛盾所困扰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创了集团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在入股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之初,中信资本行政总裁张懿宸、华平投资董事总经理孙强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进入哈药集团这一行为是财务投资,原因是看好医药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看好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医药行业领军地位的潜力,将来终究是要退出的。孙强更是表示,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未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不失为其今后退出的一个好的选择。

凭“哈药模式”风光一时

然而,在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进入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十余年后,不仅哈药海外上市的计划似乎被长期搁浅,目前公司的发展状况也似乎不尽人意。

在2005~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以哈药股份和人民同泰作为两大主要医药平台,通过大量的广告投入换取产品知名度,从而带动医药销售的增长。这种经营策略被业内称为“哈药模式”,而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医药行业广告推动销售的典型。

根据哈药股份历年财报数据,2005~2010年,哈药股份归属净利润逐年增长,分别达到4.56亿元、4.67亿元、5.92亿元、8.62亿元、9.33亿元及11.3亿元。可以看出,公司业绩在2009~2010年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自2009年快速上扬,从7元附近一度冲破20元,创出历史新高。

然而,连年腾飞的业绩背后,靠的是天价广告费作为支撑。数据显示,2010年,哈药股份投入广告宣传费5.4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25.35亿元;2011年的广告宣传费为4.48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34.87亿元;2012年,广告宣传费飙升至8.98亿元,而营业收入也剧增至176.63亿元。一时之间,哈药股份以广告拉动销售的模式创造出了销售神话。与此同时,人民同泰2010~2012年的广告费用也分别达4.61亿元、5.1亿元和5.06亿元。

无可否认,营收的爆发式增长令哈药股份风光无限。而这个时期也是众多市场人士猜想的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退出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最好时机。然而,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并未在此时离场,而继续坚守的结果便是“哈药模式”开始走上下坡路的尴尬情景。

上市公司业绩不进反退

2011年,尽管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为兑现股改承诺将医药资产整体注入哈药股份,但这份重组方案并未遏制住哈药股份的整体颓势,由于注入的资产给哈药股份贡献的每股收益微乎其微,2011年也成为哈药股份走向低谷的转折年。

财报显示,2010年,哈药股份净利达到历史峰值的11.30亿元。随后公司业绩走上下坡路。尤其2012年,哈药股份净利竟不到5亿元,不足历史峰值的一半。而到了2013年,公司净利仅1.6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6.24%。直至2014年,哈药股份盈利2.47亿元,同比增长46.5%,但相较于2010年超过11.3亿元的净利润仍相去甚远。

就在业绩大幅下滑之际,哈药股份股价也遭遇暴跌。2010年11月11日,哈药股份股价来到历史最高价20.72元(前复权,下同),随后便背离上证指数一路下跌。至2012年12月4日,两年时间股价跌去超七成。

相较于其余同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哈药股份也跑在了后面。

在老牌的大型综合性医药集团中,华润三九2006年的净利润仅为2.12亿元,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10.36亿元;复星医药2006年的净利润仅为2.58亿元,2014年便飙升到21.13亿元;近年来发展得并不如意的华北制药,2006年利润为-1196万元,2014年的净利润则达到4161.82万元。但哈药股份2014年2.47亿元的净利润仅是其2006年净利润4.67亿元的一半左右。

在中信资本和华平投资进入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十余年后,尽管市场此前对这次哈药的国企改革寄予厚望,但海外上市的悄然搁置、旗下上市公司业绩的倒退等,都不免令人有些失望。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