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国际油市“阴雨连连”,欧美油价跌幅均超过10%。6月上旬国内成品油价有望迎来年内第二次下调,挥别8元时代。受下调预期影响,国内油品市场交易清淡,两大石油公司互相争夺客源。市场上降价促销乱花迷眼,甚至出现欺诈等不法现象。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寻求价格优惠时仍需提高警惕。
据能源研究机构测算,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加权平均变化率已达到-4.194%,突破了国内的调价红线。
油价下调的靴子尚未落地,市场上嗅觉敏感的油品贸易商早已开始着手应对油价下调的风险。清仓、抛货、低库存运行成了普遍操作手法,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行情下滑明显。据监测显示,自5月11日以来,国内汽油、柴油批发均价每吨分别下滑了200元和213元。
“二季度本应是用油旺季,往往客户都抢着来买油,今年油品却卖不动。”业内人士表示,眼下市场对6月国内油价下调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
不仅民营油企卖不动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也面临着油品销售的压力,甚至掀起价格战。国内加油站实时价格内容提供商油客网监测显示,目前在北京有286家油品促销的加油站,每升优惠幅度在0.05元-0.65元之间。这其中,中石油有113家,中石化有57家。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