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一些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和南非的进口煤炭近来频繁被中国贸易商拒绝接货或推迟执行合同。
不过,上述情况未能从国内从事进口煤贸易的厂家得到直接证实。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际国内煤价持续下跌,倾向现货交易的贸易商极有可能选择暂停或终止执行合同,这种现象过去也出现过,反映出目前国内煤炭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侧面传递了经济增速放缓的信号。
目前来看,国内煤炭需求不振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煤价可能延续下行态势,未来恐将出现更多的进口煤合同难执行,后续国内煤炭进口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相比于往年异乎寻常的遇冷局面让众多煤炭贸易商雾里看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往做进口贸易的商家面对价格下跌基本都能坚持履约,因为大家都能预期到价格迟早还是要往上走。但目前的情况却相反,预期价格下行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贸易商不愿意贸然接货。
而由于美国、哥伦比亚等距离中国较远,煤炭运输期限过长,运到中国的风险更大。业内人士表示,从需求来看,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势必将影响发电量的增长,电厂去库存化或将持续到七八月份的迎峰度夏期,这期间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将持续不振,煤炭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跌空间。
而从供给上来看,去年以来美国煤炭出口量加速释放也势必给全球煤炭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国内页岩气消费迅猛攀升直接替代了其煤炭的国内消费空间,导致释放出高达5亿吨的煤炭出口空间,这相当于全球煤炭年消费量的50%。因此,国际煤炭价格也将因为美国煤炭供给量的迅速增长存在进一步下行的态势。在此背景下,黄腾和邢雷均认为,未来恐将出现更多的进口煤合同难执行,甚至毁约的情况。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口煤炭需要支付比例不小的预付款,进口煤贸易商一般不会轻易违约,但后续国内煤炭进口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