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氧化铝为代表的下游在持续扩张,但和去年供给短缺推动烧碱价格单边上扬不同,影响今年国内烧碱价格的因素较为复杂。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氯碱论坛上,业内人士大多对今年的烧碱行情持谨慎乐观态度。
受到日本地震、东南亚装置事故等客观因素影响,去年二季度至今年初,烧碱市场演绎了一波牛市行情。今年3月~4月,尽管离子膜烧碱的主流均价环比有所下滑,但仍维持在770元~820元/吨左右的相对价格高位。对于国内烧碱生产企业而言,液碱是近几年较为稳定的出口业务。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我国液碱累计出口量为36.57万吨,累计同比显著增长122.1%,单月出口数据均同比增长。
“去年液碱出口量是130万吨,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的出口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业内人士表示,“个人感觉,今年液碱出口量和去年相比会略有增加,全年预计在130万~150万吨左右。”今年澳洲、拉美、印度等地都有氧化铝新增产能,液碱出口有增量需求保证,“下半年澳洲一个200万吨的氧化铝新增产能,需要超过30万吨的进口液碱,当地一个110万吨的氧化铝项目也推迟到今年开工。其次,5年内拉美地区的液碱进口量会增加到280万吨。”
此外,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氧化铝产能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无疑都会拉动国内液碱出口。和较为明确的出口需求相比,影响今年国内烧碱行情的因素就复杂得多。一方面,从下游需求看,山东、河南、山西等几大氧化铝产区产能快速释放,对烧碱构成刚需,且持续不景气的聚氯乙烯(PVC)行业一直制约烧碱产能释放;但另一方面,氧化铝企业对进口原料过度依赖,又使得看似稳定的烧碱需求面临变数。
和大部分乐观观点不同,有业内人士冷静指出,不能只看到氧化铝产能扩张给烧碱行业带来的需求利好。虽然氧化铝新增产能将构成烧碱的刚需,但长期来看,铝土矿短缺将成为制约氧化铝发展的瓶颈。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