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内蒙古电石企业还沉浸在2011年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兴奋之中时,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的一项新政策,却触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
2月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达了《关于2012年电石铁合金限产计划的通知》,其中对电石企业的要求是“实施总量控制,实现产量和用电量零增长”。2012年全区电石产量计划控制在477万吨,各盟市要按照自治区产量分配计划,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相关规定的企业分配指标;对产品单耗过高和严重浪费能源的企业,不予分配产量指标;自治区电力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各盟市电石产量分配计划供电。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电石“新政”出台的主要目的,不仅要确保实现自治区2012年节能目标,还要进一步加大电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从2011年蒙古节能工作情况来看,电石作为高耗能行业的典型代表,是拉动当地GDP能耗上升的主要原因。2011年,内蒙古七大高耗能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占到了第一位,为356.96亿千瓦时,而其中的电石行业用电量占比近80%,为279.59亿千瓦时。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各盟市的电石产量分配计划已经下达,同时自治区要求2012年底前要关闭和淘汰单产炉变压器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电石炉,各盟市要在每月15日前将上月电石产量完成情况报至自治区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治区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对各地限产情况进行通报,并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据业内人士介绍,呼和浩特共有10多家电石企业,年产能都在30万吨左右,但政府给呼和浩特市分配的电石产量仅为11万吨。实际上该市真正有下游配套的电石企业只有内蒙古三联化工集团一家,而且其电石产量超过了11万吨,就是说这一家企业就把全部指标用完了。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