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13.86吨,同比增长36.00%;此中,从韩国进口21361吨,同比增长89.47%,自美国进口仅次于韩国,达到17476.32吨。
某光伏企业高管透露,目前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是中国,韩国企业70%的多晶硅均运往中国。
该高管举例,目前给中国企业的硅料最低售价为23-25美元/公斤,市场甚至传言要降到20美元/公斤,“但是如果加上进出口关税、船运等费用,到中国的价格,中间还有很多费用,总成本都在25-30美元/公斤之间,已经算是亏本销售”,而这样的亏本销售也可以从各大厂2011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
2011年1-3月份多晶硅主流价格在90美元/公斤上下浮动,而后随着3月份意大利补贴政策出台及欧洲各国需求减少,全球光伏市场急转而下,11月份多晶硅价格已跌至30美元/公斤,打破中国大多数多晶硅企业成本底线。
前述高管表示,中能硅业、赛维LDK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在20美元/公斤上下,已基本可以与国外巨头竞争,但大部分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在35美元/公斤以上,“但关键是国外企业的低价倾销是不正常的竞争中国光伏联盟调查显示,美国多个州通过各种扶持政策不断对美国多晶硅公司进行补贴。例如,2010年,Hemlock公司和REC公司获得上亿美元政府补贴,享受补贴电价甚至低于联邦平均电价水平。
2010年1月8日,美国宣布了获益的企业名单和免税金额,美国6家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业中有4家榜上有名:Hemlock获得1.4亿美元,Wacker获得1.28亿美元,REC获得1.5亿美元,AE Polysilicon获得4400万美元。
获得优惠贷款及巨额补贴的还有OCI等韩国企业。韩国政府的既定目标是将清洁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高8个百分点,重点是光伏等技术,并计划在2009-2013年期间将GDP的2%投入到这些行为,同时给予最优惠税收待遇。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