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月27日至3月2日)国际油价受输油管道爆炸传闻影响,大幅震荡。金价急速跳水,录得年内最大周跌幅。国内强麦、甲醇等品种表现抢眼,其他多数商品震荡调整并小幅上涨。前两个月,国内商品市场有回暖迹象,但基本面没有根本改观,商品市场的“春天”还需等待。
本周三欧洲央行宣布实行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意在注入流动性,压低欧债收益率,这对欧债问题无疑是个利好。但美国方面,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听证会发表讲话,强调美国经济复苏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只字不提量化宽松的任何计划。多空交织的消息,对整体市场并未有明确指引,商品走势各行其是。
国际原油价格在本周大幅震荡,周初受获利回吐盘的影响下跌,而沙特一条输油管道爆炸起火的消息一度引起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大涨,纽约油价一度冲破每桶110美元,而伦敦油价盘中也涨至每桶128.40美元,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随后该消息被否认,两地油价双双回落。全周来看,纽约油价收于每桶106.70美元,下跌2.80%,伦敦油价收于每桶123.65美元,下跌1.45%。
有分析指出,三四月份为原油传统需求淡季,油价存在回落的可能。但伊朗问题以及欧洲经济形势动荡引发的避险需求或将支撑原油高位运行。
同时,国际金价高位跳水,引人注目。今年以来,黄金市场在美联储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推动下,震荡上行逾10%,在本周二上冲每盎司1790美元,但该预期的降低令市场氛围骤转,急速下滑至1700美元附近,全周下跌近4%,创年内最大周跌幅。在基本面无实质性的变化情况下出现恐慌性下跌,多少有些非理性成分,支撑市场利好的因素仍较多,作为金融属性较强的投资品,未来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将成为黄金走势的关键指引。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2月PMI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分项数据显示新订单和工业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对大宗商品来说,总体利好。全周来看,多数商品震荡上行,强麦、甲醇等领涨市场。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