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时配套发布了《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危险化学品“十二五”发展布局规划》《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个子规划。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化工板块未来值得看好。
有关机构分析称:《规划》的主要任务有五项,一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主要提到了石化、煤化工、化肥、农药、化工新材料等等;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如提出将化肥总产能控制在7760万吨左右(折纯,下同),其中氮肥5110万吨/年、磷肥2150万吨/年、钾肥500万吨/年,其他化工产品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烧碱、纯碱、甲醇、电石的产能分别控制在3100万吨/年、3000万吨/年、4000万吨/年、2800万吨/年,农药、染料总体生产规模基本控制在现有水平;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包括氯碱、电石、农药等;五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显示出政府“十二五”期间将调整化工增长方式,遏制过去产能盲目扩张模式,鼓励有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重视技术研发、提高竞争力《规划》对钾肥、氮肥、磷肥、农药的上市公司构成定性利好。
《规划》强调加强具有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农药的创制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吡啶及其衍生物定向氯化、氟化技术,羧酸盐系列农用专用助剂。
矿产方面,加强磷矿特别是中低品位磷矿采选能力建设,在云南、贵州等地建成1800万吨磷矿采选能力,新增200万吨硫铁矿采选能力,力争探明6-8亿吨磷矿和1亿吨硫铁矿资源储量。加快国内钾矿资源勘探,开发利用难溶性钾矿资源,加快钾肥工业“走出去”步伐,力争在境外建成200万吨氯化钾生产基地。
此外,《规划》提出,在原料可以保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在沿海地区慎重布局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