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 2012年1月12日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4月23日在解读该《规划》时表示,考虑到“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的主线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因此适当调低“十二五”时期的预期发展速度。
《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增长101.1%,年均增长15%左右;利税达到1.6万亿元,增长76.2%,年均增长12%。“十一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1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08.1%,年均增长25.2%。
两部委还提出,由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资源要素价格仍将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农产品价格将稳步增长,食品工业企业的原料成本将不断提高,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因此,把“十二五”食品工业的利税年均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12%左右,比总产值增长目标低3个百分点。
《规划》的亮点是把食品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并突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始终是食品工业的首要任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重点是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和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
分析人士称,对于食品行业而言,此举短期将加大行业安全曝光率,但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