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由于新西兰进口原料奶、奶粉已先后触发了今年的特保标准,自3月起新西兰奶粉关税将从5.8%恢复到10%。新西兰乳制品占我国全部进口量超过一半。有专家昨日分析不排除年内“洋奶粉”还会提价,但相信和关税无太大关系,因为决定因素始终是市场利润的最大化。
“由于年初的关税会低,所以1~2月奶粉进口商都尽早提出申请,拼命‘抢指标’。”昨日,资深奶业专家表示,近10年来我国从新西兰乳制品进口都维持在高位。
专家表示,特别是在俗称的“大包粉”进口上,2008年进口12万吨,2009年涨到24.5万吨,前年为41.5万吨,去年是42.5万吨。据介绍,这些“大包粉”来到我国后,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婴儿奶粉生产商以做基粉,或者供乳品企业用作复原乳。
按中新两国2008年的自由贸易协议,10年内从新西兰进口到中国的乳制品每年关税逐年下降。同期国内对新西兰乳制品进口热情高涨。仅在今年1月份,我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6.1万吨,占同期乳制品进口总量的55.9%。其中新西兰奶粉就达到6万吨。
那么3月起“加税”会否成为“洋奶粉”涨价的理由?王丁棉不排除其年内会再有提价行为,但是他指出,“洋奶粉”抓住的是消费者“贵等于好”的心态。“这两三年也正是中国婴儿出生高峰期,因此是他们获利的最好时机。”
据了解,无论近年的关税如何调整乳企都在一路“喊涨”,凸显价格更多和“高端定位”和高毛利率相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预测,部分高端“洋奶粉”(1阶段,900克)今年价格甚至有机会突破500元。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