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口订单集中回流,供给端的激增不可避免会令本就内卷的家电行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2024年中国家电业累计出口额1124.2亿美元,其中约18%面向美国市场,这部分比例的产能订单尽管通过海外其他市场,或改FOB为DDP等贸易方式可消化一部分,当仍有相当部分产能转向国内市场。慈溪某小家电制造企业便谈到,因加征关税会后成本剧增,他们的美国客户“吃不消”,已经暂停发货。该企业对美出口占比约30%,考虑若长期停滞发货导致库存积压,该企业表示或面向国内市场“降价清货”。
对于原本就经营国内市场的家电企业而言,头部综合品牌如海尔、美的、海信等,以及冰洗空彩厨、清洁电器等各品类领域TOP品牌凭借品牌效应与渠道优势尚可周旋,并且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在海外以研产销一体化、多地区多领域布局可消化成本压力;但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将会被快速挤压。如果外贸转内销的同行用FOB价格直接对标出厂价,加上电商平台流量倾斜,确实(对我们)影响很大,一家以线上平台销售为主的小家电企业如此谈到。这种“降维打击”甚至可能重塑产业链分工:部分代工厂借机转型自主品牌,而传统品牌商则被迫加速技术迭代以维持溢价能力。
这一过程中,对于“外贸转内销”企业而言,像电压适配、售后体系缺失、品牌认知度不足等问题也是制约其在国内市场渗透的重要因素。“出口产品多为ODM定制,缺乏国内认证和消费者教育(教育行业分析报告),直接转内销可能导致售后纠纷”,当然,在拥有好品牌和好产品的前提下,有零售平台的扶持加码,“出口转内销”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冲击,相反,企业将依托国际标准沉淀的研发能力与柔性制造经验精准对接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将能有效跳出“内卷”陷阱。对于整体行业而言,“出口转内销”趋势下,可能会导致净水等家电行业两极分化加重,低端产品愈发低迷,而高端产品因品质化需求始终存在,能够稳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