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地方聚焦做优做强现代海洋产业,在海洋装备制造领域进行布局:山东提出积极发展超大型油船、大中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推动更多“国字号”装备首制交付;浙江提出培育壮大船舶海工、海洋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广东提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工业。
广东省江门市是海工装备与船舶产业大市,集聚相关企业95家,产业链增加值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速、海上风电蓬勃发展、船舶能源动力更新换代,为海工装备与船舶制造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下一步将利用好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强化“深圳—江门”海洋经济合作,并谋划建设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船舶(船行业分析报告)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过去一年,我国海洋装备制造蓬勃发展。在福建,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在浙江,最大载缆量1万吨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首次试航成功。2025年,要继续扩大产能、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继续聚焦高端制造和绿色能源产业,推动深远海脐带缆、超高压海缆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一边向深远海要粮食,一边促近岸养殖提质增效。加快统筹推进近岸海水养殖模式改良提升,推动海岸带立体养殖、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海洋牧场等新养殖模式渐进替代传统平面养殖,提高养殖生态效益和生产潜能。
不少地方聚焦做优做强现代海洋产业,在海洋装备制造领域进行布局:山东提出积极发展超大型油船、大中型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推动更多“国字号”装备首制交付;浙江提出培育壮大船舶海工、海洋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广东提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