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80%,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劳动密集、高耗能、低附加值”也是它身上的标签。今天,传统产业如何向“新”而行,撕掉“传统”标签?不久前,来到传统产业产值规模占比超过60%的浙江省。纺织业一直是这里的优势产业,形成了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集群。接下来,从“一根丝”里透视传统产业的“破茧”之路。
布料进去,西服出来,上衣和裤子在吊挂系统里自动实现匹配。在宁波,服装是这样生产的;利用3D和编程技术,失传千年的珍贵织品——缭绫借助一串串代码,在嘉兴海宁被成功复原;在法国巴黎,依托产自杭州的新一代无水印染机,工作人员在两小时内完成了一条丝巾从设计到制作的全流程。
在浙江,传统的纺织产业正在变得不“传统”。走进杭州这家企业的总部工厂,销售部门的工位大多都空着,员工基本都在出差跑订单。
看着眼前这一个个订单,他今年最大的感受是传统的纺织企业都在求变,而企业本身也正是变化的结果。别看现在设备卖得火,可它原本只是一家传统的丝绸企业,印染设备都要从国外买。决定研发生产印染机,是为了解决纺织印染行业里污水排放这个“老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