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行业可能孕育着机会,8月初该行业延续了7月份跑赢市场的突出表现。由于近几个月来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一些年初对产品有所提价的公司将获得额外的利润,而这一预期还得到了机构的认可。
产销两旺价格上调
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化纤、服装领域的投资增长在近60个小行业中名列前茅。在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1年1~6月)中,化学化纤制造业投资额30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3%,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二。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排名第五位,为964.45亿元,同比增长42.3%。
在市场的另一面,社会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也以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1~6月零售总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23.9%,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今年保持着供需两旺的态势。
在通胀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涨价也变得不可避免。有关分析师认为,涨价在服装行业已经早就出现。纺织服装行业的核心价值主要集中在品牌服饰及家纺类。品牌服装早在今年年初的订货会上就涨了价,幅度一般在10%至20%之间。
原材料价格下跌
在服装行业产品提价的同时,该行业的成本却可能会下降,因为像棉花以及一些化学原料的价格在近期出现回落。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已经自今年3月10日的31000元/吨跌至7月29日的20000元/吨,跌幅达30%以上。由于天气的原因棉花的产量今年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与去年相比已经增加了5.2%。
自3月中旬后,棉花1201、1109两个主力期货合约也一直处于弱势下行的态势,已达五个月之久,宏源期货、上海中期等多家期货公司也表示将继续对棉花看空。另外,制作服装的主要化学原料之一PTA(精对苯二甲酸)价格近几个月来同样一直走低。PTA主力合约201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表现是,从2月中旬的12000/吨跌到7月底的9500元/吨,其跌幅达20%以上。
上游成本的降价对具有终端定价权的服装企业会产生利好,相反,纺织企业则相对要苦一些。据透露,纺织服装行业中作为上游的纺织企业其毛利率也就在10%左右,其利润率在3%~5%,主要靠规模生产。上游纺织企业的利润与服装、家纺的利润相比要差很多。而它的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制造成本也就在10%~30%之间,因此终端的加价会对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