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根据工作需求陆续启动关于“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我国氢能产业正从“蓝图擘画”迈向“施工图”编制阶段。面对氢能应用经济性有待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及转化率有待提高、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现实挑战,“十五五”时期我国氢能产业仍需立足发展实际,进一步找准方向和实施路径,加快实现提质提速发展。
我国氢能产业已处于攻坚拔寨、抢滩登陆的关键时期。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越来越大,给电网带来的消纳压力很大,而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的优势。解决用氢贵等问题,要规划建设大型的氢能设施。对于氢能产业来说,目前储存和运输仍旧是瓶颈。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将氢气运输到需要的地方是完善商业模式的关键。
结合应用场景、技术成本和未来中国能源转型需求,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60年的发展目标,即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效益明显,氢能配合柔性可调节终端技术在工业(工业行业分析报告)、交通、电力、建筑各场景展开应用,近80%场景较传统技术路径经济性更优。2025年至2030年,积极推进电解槽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加快部署交通和工业领域的清洁氢示范应用,积极推进电力系统的燃氢发电技术研发。
2030年至2035年,推进储运技术进一步降本增效,推动清洁氢在交通、工业和电力领域的商业化应用。2035年至2050年,深入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应用,逐步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的用氢格局。2050年至2060年,持续提高新兴技术研发水平,充分发挥可再生氢对低碳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面向未来五年,氢能产业应该在应用端发挥作用,进入应用市场。预计“十五五”时期收官时,氢能燃料电池车会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