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下行迹象明显。4日,国际原油现货大跌,中石化下调成品油大区调拨价。截至9日,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比3月20日下跌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
多数分析认为,油价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国际油价下滑的影响,加之宏观经济低迷,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滑的趋势。
“这轮调价后,由于投机基金还处在减仓操作中,对国际油价仍呈压抑。此外,美国奥巴马政府为了大选的需要,己开始了新一轮对石油投机行为的监管打压。下半年,在伊朗石油进口禁令将正式生效后,美国、英国、法国还就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一事再进行协商”,业内分析师表示,这一系列因素都将是近一段时间打压油价的重要力量,相对伊朗核问题,以上三个因素对石油经营者及投机商的预期更为实际。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成品油供求关系仍呈现着资源充裕或略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国际油价趋跌与国内供求关系宽松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这轮下调油价后,国内油价仍有下跌空间。
对于市场期望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业内人士表示认为,新机制出台需要国际油价有一个明显的跌幅,由此尽可能找平与当前国内油价之间的差距。“据我们对新机制的判断与了解,两者之间估计还有7-8美元的差距,基本抹平这段差距的一刻,可能会出现在今年年底前后,在美国大选的政治需要下,国际油价可能会出现一波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会是急速的下跌”。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