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柴油价格今年第二次上调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同时关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讨论骤然升温,人们猜测这会不会是改革前的“最后一调”?
昨日凌晨起,国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每吨分别提高600元,国内的汽油、柴油价格都创下历史新高。此次调价幅度之大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私家车主叫苦,人们担心汽油进入8元时代后将继续上行,对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质疑声音不断。
据了解,此次发改委调价通知并没有提及新定价机制,而前两次调价时都曾披露进程。不过,一些机构还是“嗅出了”改革的气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涨幅基本同步于同期原油涨幅,以往都是要打折扣的,再加上发改委强调对有关消费群体的补贴,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出现政策调整,未来中上游价格体系得到进一步理顺,同时下游加大对消费者的补贴。廖凯舜认为,此次调价或跟两会后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变思路、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的思路不谋而合。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调价很可能将是现行调价机制的“最后一调”。国家对于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改革酝酿已久,目前业界认为新方案将涉及调价周期的缩短、挂靠原油种类的更换等,另一个可能的调整形式或是炼油企业调价自主性的增强。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本次涨幅为近年来少见,最主要原因依旧是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但他认为油价突破8元关口后,再次上涨的空间并不大。他认为,成品油价格改革可能延后,毕竟目前油价高位震荡,理想的时机应当是在国际油价下行或是稳定的时候。他指出,新的定价机制将更贴近国际市场,油价不见得会更便宜。在他看来,解决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困境,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消费税入手,比如采取浮动税率,油价高时减一点,价格回落则恢复正常水平。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反而是改革的好形势:一是CPI较低,调价影响不大;二是油价处于高位,缓解炼油商供求矛盾。该机构认为,此次调价短期内对通胀影响不大,长期则可能存在一定影响。在其看来,新的成品油价改方案可能随后出台。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