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末,PM2.5正式步入公众的视野,这让北京等地的城市居民对于雾霾天气更为感到不安,对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则更多了一份期待。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在培育期,大规模产业化为时尚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迟迟没有出台,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迟疑。不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大方向正确,只有尽早准备才能抓住未来的市场机遇。据介绍,福田新能源汽车已投放市场5000多辆,通过努力,未来三年电池价格应能降一半,从而将大大降低整车成本。
充电标准建设应先行
当前,全社会对于要不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技术尚不够成熟,对于怎么发展却存在一定的分歧,比如优先发展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推广换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等。
对于这些问题,福田汽车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因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不去做新能源汽车,而是等到技术成熟时再去做,必将错失未来的市场机遇。正是由于技术革命可能会发生,中国汽车业正迎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
技术路线方面,混合动力相对更为成熟,节油效果也很明显,适合在纯电动汽车成熟之前进行市场推广。但是从弯道超车的角度看,纯电动车是唯一的机会。只有在这一领域,中国汽车业才有可能赶超跨国公司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关键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尤其是动力总成的控制,使得中国企业长期落后于国外企业并且很难追赶。在电动车的电控方面,国外企业也是刚刚起步,中国与国外企业相差不远,且相对传统内燃机车更为简单。
对于电池的成本,业内人士说:“今年福田的电机与去年相比成本下降至少40%。电控从今年开始,福田完全自主研发,让其他企业贴牌生产。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三分之一,其产量上来之后,也会产生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降幅,未来三年,电池价格应该能够降一半。未来两到三年,电动车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运营模式方面,支持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的各执一词。业内人士认为,只要电池的技术尚未成熟,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都不适宜大规模推广,只能在小范围内示范运营。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都需要充电,因此,尽管政策尚未确立哪种模式优先推广,但政府在充电标准建设方面已经可以有所作为。如果在充电方面没有强制标准,未来电动车可能会重复手机充电器的老路,形成比较严重的浪费。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