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口不可怕,适当进口亦是发展所需,但保持合理自给水平更为关键,尤其要防止患上进口依赖症。必须一手抓提高国内农业(农业行业分析报告)综合生产能力,兼顾数量、质量、品种、结构等方面;一手抓提高农产品海外供应链稳定性,推进进口多元化和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力。从国内来看,农业生产已站上较高起点,未来继续推动重要农产品生产,既要克服传统增长动能衰退带来的压力,又要应对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要统筹做好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尤其要注意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只有推动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才能合理保持自给水平。要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综合运用价格、补贴、保险等手段,强农惠农富农,让农民有稳定预期和基本收益。
这种想法未免天真。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就等于把自己的饭碗交给了别人,关键时候可能遭遇买不到、买不起的困境。如果在重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自然风险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叠加,全球农业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
对单一品种来说,对外依存度过高,会给本国相关产业带来隐患。国家明确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没有公开给出明确的数量标准;对动物性食品则提出了明确目标,即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