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种植区迎来降雨之后,上涨中的大豆应声而落,出现了深度调整。那么,大豆牛步是否因此而夭折?否也!经此调整之后,牛市脚步会更加坚实,波澜壮阔的跨年度上涨行情即将展开。
由于美国大豆产区因出苗不久的干旱而开局不利,在接下来的结荚期和收获期仍将面临许多可变因素,尚不排除干旱的卷土重来、早霜和病虫害突然而至,不管哪种因素出现,也不管何时出现,只要有出现,对于美国大豆的减产预期而言,如同火上浇油。
此外,新年度南美大豆的播种将在10月份之后,播种面积、收获面积、气候条件和单产水平更是充满了变数。因此,新年度全球大豆(大豆行业分析报告)的供需格局完全颠覆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也尚未可知。
在11月份美国大豆上市之前,全球大豆将保持供应紧张态势,而美国大豆上市之后能否改变这种态势,取决于美国大豆的实际产量。目前来看,在播种之初就遭受50年不遇的大范围干旱的美国大豆不太可能“咸鱼翻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大豆收成不佳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这样一来,2011/2012年度供应紧张的态势将会延续到美国大豆上市之后,乃至明年南美大豆上市前夕。在供应紧张态势下,库存将会不断地被消耗掉。
由于大豆种植收益低,农户纷纷改种效益较高的玉米和水稻,这导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减少。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已连续3年下滑,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进一步下滑。今年5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15万公顷,比上一年减少6.54%,预计大豆产量为1300万吨。美国农业部6、7月报告预测我国今年大豆产量为1260万吨,已经比5月份的产量预测数据减少90万吨。
与产量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却在不断增加。海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87万吨,环比增加4.4%%,而今年前七个月大豆进口总量为3492万吨,同比增加20.1%。按照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推算,今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有可能超过6000万吨,将超过2010年5479万吨的历史性高点,刷新历史纪录。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