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暂时缓解,随着新作大豆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升水将对豆类价格形成支撑,加上饲料需求逐步好转,豆粕强势有望延续。
经过5月份的大幅回调,豆粕(豆粕行业分析报告)期货迎来了火爆的6月。恐慌心理的逐步缓解使市场关注焦点转向供需基本面,全球大豆供给紧张和美国新季大豆种植区天气炒作共同推动豆类期货反弹走高。从目前来看,随着新作美豆逐渐进入生长关键期,季节性炒作将逐步展开,天气升水将对豆类价格形成支撑,加上饲料需求有望逐步好转,豆粕后市仍宜维持多头思路。
目前,阿根廷大豆收割进入尾声,南美2011/2012年度大豆产量已不存在太大变数,减产的现状在减少大豆供给量的同时也使现货大豆库存消耗加大。
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显示,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75亿蒲式耳,较5月的预估值2.10亿蒲式耳下降16.67%。美国农业部6月末将公布截止到2012年6月1日的美国大豆季度库存报告,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的增长使季度大豆库存下调的概率加大。这意味着,在美国新季大豆收获前,美国现货大豆供给形势或将更为紧张。
从北半球大豆的生长规律来看,每年的7、8月份是大豆生长关键期,这期间的作物生长情况将直接决定大豆的单产水平,因此,期间的天气状况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全球现货大豆供给紧张的形势和美国2012/20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为天气炒作提供了温床。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继续维持美国2012/20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390万英亩,使美国农业部在6月末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报告中上调2012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的概率大幅下降。
随着近期美豆价格的上行,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水涨船高,加上饲料企业采购意愿有所增强和豆油需求相对平淡,油厂挺粕抑油的销售策略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一方面,近期我国养殖业产品价格出现止跌回升迹象。
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检测数据显示,6月11—17日当周,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比前一周上涨0.2%;鸡蛋零售价格继续回升,比前一周上涨1.3%,三周累计上涨7.8%。畜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得前期国内养殖业效益下滑的态势有所缓解,加之7、8月份是国内水产养殖旺季,国内豆粕饲料需求有望逐步好转,饲料企业采购意愿有所增强。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