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余力,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然延续前两年的发展态势。但是今年在国内需求减缓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也在放缓,而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加快在华投资的步伐,将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行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
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渐入调整期时,卡特彼勒中国、印度及东盟地区总裁金利文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在未来5至10年进入行业整合期,挖掘机生产企业预计将从目前的42家缩减至8家左右。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排名第一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去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601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1%,创1947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营业利润高达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2亿元),比2010年大幅提高了83%。而我国1700多家机械行业企业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仅比美国卡特彼勒一家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多一点。
去年,卡特彼勒全球营收中亚太区销售收入近150亿美元,占卡特彼勒全球总收入的24.9%。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同时也是卡特彼勒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销售市场。去年,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排名从2010年的第7名迅速上升至第5名。
现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占卡特彼勒全球总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卡特彼勒也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截至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拥有17个制造工厂,另外9个工厂在建,多数将在近期投产,还有4个研发中心,3个物流及零部件中心,员工超过1万人。为了方便管理中国和印度市场,卡特彼勒集团总裁瑞拉文甚至把本人办公室从美国的总部搬到香港,还把卡特彼勒亚太区总部从日本东京搬到北京。瑞拉文还表示,卡特彼勒的目标是未来5年内把现有在华产能翻番。这充分显示出这家国际工程机械巨头欲在华大展拳脚的雄心。
除了卡特彼勒,瑞典的沃乐沃集团也加大在华投资,其去年的营销额高达3100亿瑞典克朗(约合456亿美元),在华销售额则从十年前的10亿瑞典克朗迅速增长到230亿瑞典克朗(约合35亿美元)。此外,日本的小松和日立、德国的利勃海尔等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渐入调整期后,凭借其技术和规模优势,将对中国本土工程机械企业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去年,卡特彼勒就以88亿美元收购国际矿业设备巨头比塞洛斯国际公司,或许这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敲响了警钟。
未来在国内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后,外国工程机械企业将加速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国内一些中小工程机械企业将面临被收购或者破产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工程机械企业将与国际巨头在自家门口进行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是否像过去数年那样在国内市场继续拔得头筹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