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正着力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通用飞机为主的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产业,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空域管理改革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方向、配套产业链不完善却制约着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据了解,通用原油是典型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高产品价格的“三高”产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发展通用航空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通用航空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工业水平,也是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标志,同时也是现代国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发展通用航空将极大地促进航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和平时期服务国民经济,战争时期服从国防动员,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发展通用航空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举措。通用航空是一个产业链体系,除自身包含的设计试飞、整机总装、发动机制造、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机场建设、通航服务、人员培训、维护维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外,还可带动新材料、机械、电子、通信、能源、教育、精密加工等十几个相关产业发展。辐射范围广,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大,如美国通用航空产业每年创造效益近1500亿美元,占到GDP总值的1%,从业人员120万。根据国际经验,通用航空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10,就业带动比约为1∶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具有广阔的产业空间和市场前景。
发展通用航空是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作为最晚改革开放的一个领域,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极为缓慢,产业规模小,成熟度低,进口依赖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截至2011年11月,我国通用飞机在册数量只有1124架,仅占全部航空器的13%左右,每百万人拥有不足0.5架,国产化程度不足40%。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振高端制造业,可以预料未来一段时间各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与竞争将更为激烈。因此,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积极抢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是我国制造业博弈世界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和构建国际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
发展通用航空是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途径。通用航空具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所不具备的高效便捷、机动性强、起降容易等优势。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许多地区建设民用机场、高等级公路、铁路工程的难度高,投资大,维护困难。发展投资小、建设标准低、配置相对简单的通用航空,能够把我国数量有限的交通枢纽与广大中小城镇连接起来,弥补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覆盖率的不足,提高我国公民的社会满意度。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