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椅子,集合了园区最先进的原材料(材料行业分析报告)、设备、工艺和技术;一个订单,为园区内设计、加工、包装、运输各分类企业带来效益。在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环渤海家具产业园,家具产业通过“共享工厂”模式,完成了全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
环渤海家具产业园的崛起,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园区吸引了55家来自京津的家具企业入驻。尤其是随着京津科技研发企业的落地,与本地生产企业形成互补,让行政区划的“飞地”成为特色产业聚集的宝地,近10家配套企业形成了“百米供应链”:木材烘干、数控雕刻、环保喷涂等环节皆可“隔墙呼叫”。
宅本木业将闲置的喷漆线开放给小型企业,意外催生出艺术漆定制服务;东方弘叶把重金购入的五轴加工中心共享给同行,反而因自身设备的满负荷运转成本降低20%……在这里,数百万元的智能设备不再是某家企业的专属资产,而是全园区的“公共工具箱”。而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逻辑,彻底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重资产困局。
园区企业通过共享设备、厂房和技工,参与共享企业产品较原渠道生产效率平均提高5%,单位产品成本平均降低8%,设备利用率平均提高10%。共享的不仅是硬件,更是创新资源。去年5月,汉沽管理区发布“唐山汉沽健康家居”数字化平台,24家企业成为“唐山汉沽健康家居之都”IP第一批授权单位,通过企业间的生产要素整合、原料集中采购和协同制造,打造“数字+实体”共享工厂模式。
“唐山汉沽健康家居”App,面向全行业开放的协同订单数据一目了然,当同行企业打破壁垒,以共享谋共赢,整个产业集群就变成了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