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这是继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消费刺激政策之后又一项重要的促消费措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措施预计拉动消费需求约4500亿元。
除上述促消费接续政策之外,自5月初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部门密集调研,酝酿新一轮扩大内需系列政策。据了解,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指导意见,从扩大有效供给的角度来匹配老百姓支付能力。此外,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摊派和罚款行为,实施企业减负的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规范用地管理,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地保障和管理。
在上述政策之外,一位接近商务部人士透露,目前商务部正在全国二三线城市中遴选20个城市进行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财政将对每个城市投资上千万元来加强配套建设,从而激发整体经济的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短期刺激政策和长效机制的有效协调和配合才是内需特别是消费保持持续动力的根本。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扩大居民消费还须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同时在社会福利方面加大投入让老百姓敢花钱。
业内专家表示,在投资和进出口增速减缓、国民经济进入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尽快出台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至关重要,但发挥流通在其中的先导作用来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就显得尤为关键。
由国务院牵头、多个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预计将于5月底6月初召开。据权威人士透露,此前由各部委组成的8个调研组已调研结束,将出台一些新政策,其核心内容将是增加税收支持、降低流通环节税费、增加公共财政对流通领域中如摊位、仓储建设等的资金支持。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