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业巨头在创造了品牌和企业的巅峰后,近年却遭遇了“不断亏损”的尴尬。当年,消费者排队抢购松下彩电、三洋录音机、日立卡拉OK录像机的场景难以再现。
从造成业绩亏损的原因来看,除“3·11”大地震对日本家电制造业造成的创伤外,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也影响了产品出口,削弱了其家电业的总体竞争力,如三洋电机白电部分业务出售给海尔正是基于日元升值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这波“寒流”同样也波及到我国的家电企业。来自海关总署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外贸出口值为149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32.1亿美元,下降3.5%。
以彩电行业为例,来自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内销彩电零售852万台,同比下降18.6%,零售额297亿元,同比下降24.5%,这是彩电行业继2011年后再次出现一季度量额齐跌的局面。
从家电企业2011年财报来看,多家公司业绩明显下滑:美菱电器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同比增长9.44%;净利润10657.91万元,同比下降67.28%。科龙电器2011年营收184.9亿元,同比增长4.51%;实现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61.21%。深康佳预计净利润为1000万元至3000万元,同比下滑64.26%至88.09%。
业内专家认为,以旧换新政策性透支,以及成本压力激增、消费需求减少、购买能力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家电业效益下滑。
从我国家电市场看,当前,支撑家电刚性需求的增长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两年来政府保障房的开工量超过2000万套,“十二五”期间还将有3000万套,由此带来的家电新增需求是以前没有的。其次,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在进一步加快。未来城镇每年会增加800万到1000万户家庭。此外,还应该看到结婚潮的延续。从1986年到1991年是中国人口的最后一个生育高峰,这一部分人群步入适婚年龄段。这对于高端家电的消费拉动非常明显。
随着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现,也极大地撬动了三四级市场的消费潜能与意识。以冰箱为例,近3年来农村居民的百户拥有量提升了19台,这是平常年代的4倍速度。
除了城市的更新换代,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还属于基本型产品的普及阶段,因此通过丰富完善的销售网络、更便利的支付渠道、更加低廉的价格与更周到的售后服务,才是持续撬动三四级市场消费者钱袋子的利器。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