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市场鱼龙混杂,制造价格误区、将小问题夸大成大障碍、二手材料冒充新材料、不开具正规发票、违规收取“上门费”、小家电维修费用高等问题让消费者怨声载道。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受理的9809件次消费者投诉中,家电维修占据了5.14%,所占投诉比例居高不下。
家电维修市场乱象之源在于整个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监管缺位,这使得一些唯利是图的不良商家肆无忌惮。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相关收费标准,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据悉,从4月份起,北京市工商局将开始对家电维修经营者进行摸底调查,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家电维修经营者进行集中清退,家电维修“明码实价”或有望推行。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应该提高维权意识。
国内家电维修市场正处于丛丛乱象之中,给消费者进行家电维修造成了很大困扰,消费者对此的投诉与日俱增。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日前公布了2011年质量消费投诉维权分析,数据显示,在其2011年受理的9809件次消费者投诉中,家电维修占据5.14%,所占投诉比例居高不下。
在一片混乱的家电维修市场中,小家电维修难问题尤其突出。因外观精美、操作方便等优点,现如今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豆浆机等小型家电已经成为了市场销售的主力军。但销售火爆的背后,小家电的维修成本高利润低、假冒伪劣产品多、维修无门等问题却让小家电维修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让消费者不禁感慨“修不如买”,也因此使得很多小家电成了“一次性消费品”。
从消费者反映的各类家电维修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制造价格误区误导消费者,例如一些维修店打出类似“空调拆装50元”这样的小广告,但维修人员在拆装过程中却故意损坏空调铜管,以更换配件为由赚取铜管费用;其二,在消费者进行家电维修时,故意将小问题夸大成为大故障,以此收取较高费用;其三,有些商家将收购来的废旧电器配件或材料更换到需要维修的家电中,消费者很难辨认其所更换的配件或材料是全新的还是二次利用。
除此之外,维修价格模糊不清、不开具正规发票、违规收取“上门费”等也是家电维修市场上普遍存在着的问题。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