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市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实施结束,据悉,新的家电补贴接续政策已在酝酿之中,最早将在2012年4月出台。到时,北京市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将继续享受政策“红包”。
从2011年9月份开始实施的京版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挂靠在国家推行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上,两个补贴可以叠加,最高可领取700元补贴。这项补贴实施半年多来,究竟给北京的家电市场带来了什么呢?相关数据显示,开展高效节能家电产品促销试点工作能提高北京市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60%-70%。2011年9-12月,北京市节能家电的销售额达到17亿元。北京的一些家电卖场显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后,节能补贴已经成为卖场促销的重点内容。
而且,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家电补贴3方面的推动作用下,2011年,北京市累计促进家电销售128.4亿元,可见政策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然而自2011年以来,“家电下乡”首批试点、“以旧换新”、空调节能惠民补贴等政策陆续退出,对家电业影响日益显现。在经历两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家电行业又要再次面临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消化过剩产能、谋求转型升级的老问题。
据数据显示,2011年四季度,家电产业景气指数已降至近10年平均水平。同时,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家用电器销售额同比下降10.0%,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2.5%和25.7%。海尔、海信、美的等主要家电下乡生产企业销售额均出现30%以上的降幅。
在市场需求走弱的情况下,家电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2009年至2010年,家电业经历了新一轮产能扩张。根据中国家电协会近期测算,电冰箱产能增幅超过30%,空调器产能增幅为22%,洗衣机产能增幅为14%。目前,家电业电冰箱、空调器、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的生产能力均超过或接近亿台,在产能过剩格局下企业竞争加剧在所难免。
某国产彩电品牌负责人透露,鉴于当前竞争状况,在保份额与保盈利之间,企业首先要确保一定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消费者,企业利润已偏低。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4季度家电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9%,低于同期全部工业6.3%的平均水平。此外,三星等外资品牌又于今年开始推广其低价产品,对国产彩电企业构成新的冲击,行业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