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矿石进口矿价格每天1-2美元的跌幅,国产矿价格也在不断下滑。中国作为三大矿山的主要销售市场,国内钢价的持续下跌倒逼进口矿价下跌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国钢厂饱受矿价持续暴涨之苦。三大矿山凭借垄断地位大幅拉涨矿价,而矿价持续暴涨逼迫钢厂只能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下游,但是国内粗钢产量过高却制约了钢材价格的上涨,这使得矿山与钢厂长期处于不对等的关系,出现“钢价小涨矿价大涨、钢价大跌矿价小跌”的现象,钢厂在与矿山的多次博弈中都败下阵来。
钢材(钢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的持续低迷运行,使得进口铁矿石的市场需求明显下降。随着六七月份钢价持续走低且跌幅扩大,使得钢厂尤其是中小钢厂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采购更加谨慎。兰格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唐山地区中小钢厂的铁矿石库存最低量仅保持几天的用量。钢价低迷倒逼进口矿价下跌的传导效应已经明显显现。
三大矿山巨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受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矿山的利润已不再似往年一般可观:以淡水河谷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矿产商第二季度获利26.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降58.7%。而力拓上半年铁矿石产销虽然强劲,但利润则较去年同期下跌22%。
中国的钢铁产能高位运行造就了对铁矿石的高需求,这确实是一个利好条件。但当前受国内外多方面影响,钢铁消费量上不来,中国钢铁企业持续在成本线挣扎,钢价的不断滑落必然会拖着矿价滑落,因为钢铁业和铁矿业本是唇齿相依的两个行业,本是共赢的两个市场。
钢厂是矿石的下游用户,在钢厂的月销售利润率已经跌至-0.04%的糟糕局面时,矿石这些资源类产品的回报率降低不足为怪。至于众海外矿山们的 “坚持扩产和投资不动摇”种种赌注,恐怕都在透支着自己的未来支出。因为若中国钢市维持这种不景气,那么矿石仍存很大的下跌空间。
(责任编辑:沈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