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9日,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报收1462点,延续自9日来的涨势,累计涨幅达16%。尽管如此,全球海运市场以及受其直接影响的造船业仍在历史低谷徘徊。从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两个关键指标来看,全球造船业正处在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
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共计1677万修正总吨,不及2010年全年3800万修正总吨的一半。今年7月份全球新接订单为285万载重吨,同比加速回落81%,环比结束上月上涨态势下滑64%。1至7月份全球合计订单43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47%。
7月份散货船新船造价指数为141点,环比下降4.1%,同比下滑7.8%。目前的船价已经跌到了2004年的位置,虽然2010年船价在钢材价格底位、订单逐渐恢复的情况下有小幅上升,但是在产能逐步释放、订单维持相对底位等因素影响下,目前的船价仍只能在底部盘整,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态势。
当前全球造船业的成交量、船价、航运市场都不容乐观。由于航运市场不好,船东也不愿意按期接船,另外造船业的融资难度在加大,船价的不断下跌使得造船业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船企成本上升的压力也比较大。
当前全球造船业遭遇低谷,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需求不足,海运市场持续低迷,并且目前国际干散货、原油、集装箱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目前船舶市场运力过剩,在波罗的海那边是两三条船在等一个业务,大量的船处在闲置状态。未来三到五年内运力市场的过剩局面都不会有根本改变。
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监测范围内的一半企业没有接到订单;重点监测的43家船企中,有10家没有接到订单。由于缺少订单,部分企业明年上半年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个别企业甚至今年四季度已无开工船舶。全球贸易有所萎缩,海运需求量减少,上半年航运形势又加剧了悲观预期,全球造船业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半年造船业很难走出低谷。
由于影响上半年造船业发展的因素在下半年还会继续存在,并且一些新船的持续交付将加剧目前海运市场已经存在的供求失衡,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冲击全球的造船市场,预计下半年形势比上半年还严峻。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