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实时负电价时段长达22小时,刷新了长周期现货试运行的负电价时长记录!山东是第一批现货试点省份中试运行最早出现负电价的省份。转入长周期试运行后,山东也设置了负电价机制,最高直调负荷下降了15%。最高风电负荷1760万千瓦,平均值达到1100万千瓦。白天叠加晴好天气,光伏发电负荷大,火电可运行容量低,也就出现了长时间的负电价。
山东目前的电源结构,调节性电源不足,在新能源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调峰能力挖掘殆尽。虽然去年山东第一个搞共享储能,目前在运的电化学储能在各省里容量也最大,达到了195万千瓦,但与省内飞速发展的新能源相比仍是杯水车薪。2023年初虽然实行了容量分时电费收取政策,部分负荷调节到了到中午,缓解了光伏容量大发时的消纳问题,但一逢节假日,能调整的负荷也大量放假了,消纳问题就再次暴露出来。
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新能源总装机增长2.65倍,容量从2479.9万千瓦,增长至6572.06万千瓦。其中发展最快的分布式光伏容量增长了4.43倍。五年来,抽蓄虽然增长了100万千瓦左右,但与扰动性电源的比例相比仍然较少。
目前山东省内第一大电源为火电,第二大电源为光伏,截至去年底,风电和光伏总容量已经超过了直调火。负电价时段过长,对新能源的新增装机决策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