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51万千瓦,总装机数量为5932台。根据国际市场一艘运维船最多对应服务20台风电机组测算,中国海上风电运维船市场最基本的需求总量为300艘。另据专业机构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70余艘运维船,除去备用与维修船只,平均每艘船必须服务40台机组,照此推算,我国海上风电运维船数量还需翻倍,才能满足当下市场需求。
由于海上风电运维工作受天气、海况、距离等多种因素影响,作为运输人员与设备前往海上风电机组开展运维工作的基本交通工具,运维船之间的功能与性能差异明显。随着海上风电开发趋势的变化,风电运维船正不断向更专业化的细分市场与功能领域发展,已历经三代演进。
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始于长江三角洲海域,当时项目离岸距离近、规模小,海上风电运维工作采用的是小型舢板船,通过手摇柴油机提供动力,长度基本在10米左右,这可称之为第一代风电运维船。
随着江苏潮间带风电以及福建、广东海湾内风电的大规模开发,风电运维船逐渐变为由交通艇或渔船改装的单体运维船,长度达到了20米,航速接近10节,可称之为第二代风电运维船。
“初期的运维船主要是运输少量运维人员和简单工具,对装载能力、吊装能力、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不高,普通舢板船和单体船就能满足需要,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好处是吃水浅,在潮间带或浅水区通行无阻。以江苏潮间带海域为例,涨潮时我们开着船接近风电机组进行运维工作,退潮后船就会搁浅,直至下次涨潮才能开着船回去。单体运维船采用侧靠时,相当于没有动力保持船体的稳定性,随着海浪变化,船晃动得比较厉害,爬梯的运维人员容易受到挤压,发生安全事故。
另外就是船舶过大,难于精细化控制,长期冲撞容易对风电机组的基础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开发区域的变化,福建、广东、山东等近海海域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离岸越来越远,海水越来越深,对风电运维船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多家业主单位与第三方运维公司,正在加紧投入被誉为第三代运维船的双体运维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