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事先确保2029年全国一定达峰。按照世行数据,福岛核泄漏后,日本使用煤炭替代核能,导致2013年碳排放量超过了2007年,2007年的碳排放不再是最高碳峰值。欧洲几个进入碳排放平台期的国家,碳排放峰值比其它年份高不了多少,且缺乏规律性,难以事先确保哪个年份是峰值年。
2020-2035年经济增速前高后低,2025年碳达峰时经济增长上限为4.05%,将导致2020-2035年平均增速低于实现2035年现代化目标要求的经济增速。林毅夫判定2020-2035年间经济增速约为5~6%,刘伟等判定5.3%以上。
2029年碳达峰情况下,通过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技术突破性发展,并采取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能突破碳达峰对经济增长上限4.05%的锁定,确保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央提出防止运动式减碳,及时消除了各省份或城市盲目过早达峰承诺的风险。但如何协同减碳,仍然是摆在各省份或城市政府决策者面前的难题,不完善的政策措施导致过早或过晚碳达峰都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