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系统集成、PCS、BMS、EMS、温控等储能产业链处于高速增长期。GGII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产业链规模破2000亿,其中电力储能产业链规模从2021年480亿元,增至2022年1600亿元;户用储能从2021年100亿元,增长到2022年400亿元。其中储能电池增幅达266%;PCS增幅达248%;BMS增幅达235%;EMS增幅达230%;消防温控涨幅达250%。具体来看,企业出货量均处于高增长阶段。系统集成企业出货量大约增长2-10倍;储能电池企业出货量约增2-45倍;PCS企业出货量增长率可达8-20倍。
从电力储能、户用储能等细分领域的增长来看,其市场空间和毛利水平有所差异。从市场空间来看,电力储能依次大于户用储能、通信储能、便携式储能;而从毛利水平看,便携式储能或大于或持平户用储能,并依次大于电力储能、通信储能。值得注意的是,GGII认为,工商业储能爆发在即,或将同海外户储一样,诞生下一个“黑马”。但需要警惕的是,国内工商业储能正在培育新的市场环境,产业界不要给消费者错误的认知。
GGII分析认为,工商业储能已经具备三个基础。第一是市场基础,当前第二产业用电占比超66%;工业电价高,峰谷差显著;第二是配套基础。工商业分布式待机持续攀升,2022H1新增10.7GW,成为分布式增长主力;第三则是政策基础。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启动;并积极鼓励VPP与探索隔墙售电。基于此发展趋势,GGII预测,2025年国内工商业储能产品出货将超过15GW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