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投资人碗里的面条凉了

2022年12月25日    http://www.baogaoku.com   【字体:    

在商业体招商人员眼中,新中式面馆一度被视作“财大气粗”的客户。它们往往选择商业体负一楼这类人流密集的高价值楼层、负担得起处于中上游的租金水平,在租期方面,甚至愿意签长约。目前我们共负责广州超20个商业体的招商,其中10个商业体,都在前两年与个别这类新中式面馆品牌签了约。合作的品牌不仅签的是5年长约,交租金时还选择了较为考验现金流的固定租金模式,看得出资金为充裕。

好日子似乎集中在一两年前,如果盘点这一年新中式面馆品牌的经营情况,却没有那么乐观。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上海陈香贵、张拉拉等2021年融资火热的面馆品牌,已出现闭店情况。早在一年多以前,上述品牌还备受资本青睐,在收获多轮融资之余大张旗鼓拓店。但如今,新中式面馆品牌的行情已从热转冷。这背后,除了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冲击,还有当前赛道内正经历的泡沫出清与预期回调。

有头有脸的VC都去投兰州拉面了。2021年时新中式面馆赛道的红火,一度让上述调侃在创投圈风靡一时。2021年,仅在陈香贵、马记永、和府捞面等7个知名面馆品牌中,融资轮数便已达到13轮。这其中,新式兰州拉面品牌张拉拉在2021年5月—12月间,接连传出了3轮融资信息;五爷拌面则在同年6月刚宣布完成了3亿元A轮融资后,不到一个月便再次拿到A+轮投资。这其中,不乏红杉中国、高瓴创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融资火热以外,2021年,新中式面馆品牌,门店网络也快速拓张。2021年4月,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三大新式拉面品牌的门店数,分别达到了22家、15家和3家。到2021年年底时,张拉拉则喊出了已在全国累计签约100家店的消息。此外,遇见小面与湖南米粉品牌霸蛮,也在获得融资后放出了年内或者3年内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的消息。在当时,支撑新业态讲故事的基础,在于面条这一品类的“大”与面馆在形式上的“新”。

作为我国消费者基础最为广泛的食品品类之一,面条的地位毋庸置疑,上述品牌选择切入的重庆小面、兰州拉面、捞面与湖南米粉等细分品类,更是在消费者群体中有极高认知度。因此,上述品牌早在创立时,便已拥有庞大的可触达客群,不需要再进行用户培育。同时,此前传统小面馆虽然随处可见,但往往环境较为杂乱、卫生条件一般以及服务较为随便。瞄准了这一痛点,新中式面馆品牌在门店环境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基本选择了在大型购物商场内开店、在店铺装潢方面大走简约设计风、并通过明厨亮灶式的厨房料理间与标准化的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

在大赛道与新业态的加持下,新中式面馆品牌们讲出了颇为吸引人的造富故事。一个广为流传的门店商业类型是,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每月营业额能到50万~60万元,坪效高达5000元。如这个数据属实,该坪效是初代国民拉面品牌味千拉面的两倍。不过,一年过去,从当前情况看,新中式面馆的高坪效故事开始讲不通了,赛道也已大幅降温。

上文中提及的7个面馆品牌,2022年以来融资轮数骤降,仅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与和府捞面4个品牌分别在年内获得一轮融资。根据烯牛数据,MAT2022周期内,中式快餐是所有餐饮品类中融资次数下滑最明显的品类,这其中,又以面馆的资本次数下滑最明显,融资次数对比MAT2021年同期大跌74%。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曾经在拓店方面雄心壮志的各大品牌,如今的门店数量与计划相比都大为收缩。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捞面门店共340家,并预计年内新开150家门店,而截至2022年12月,和府捞面门店数量为404家,远低于原有目标。曾经喊出千店口号的遇见小面,如今门店数量也仅为162家。

图片1.png

网站导航
第一步 联系千讯报告库
第二步 双方签订服务合同
第三步 按照合同约定付款
第四步 交付报告
第五步 售后服务(一年)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010-58672576 / 81
联系人:朱经理 韩小姐 刘小姐
邮  箱:qx@qx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