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为 7.37 万吨。这一数据相较于上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环比下降幅度达到了 36.14% ,与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下降了 81.42%。回顾 2025 年 1 - 3 月,中国累计进口棉花 33.79 万吨,累计进口量同比减少 67.40%。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去年,我国发放的进口棉花配额数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花的进口规模。而且,部分从业者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国内纺织产业出口可能会面临关税压力。这种预期使得他们在进口棉花时态度格外谨慎,行事极为保守。尤其是从 3 月份开始,中国对美国棉花相应加征关税,这一举措犹如雪上加霜,让从业者们进一步缩减了进口规模,最终导致了棉花进口三连降的现象出现。此外,国内出口纺织品面临高额关税,这使得国外对棉花的需求也有所下滑,这也是棉花进口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对中国及其他棉花消费国加征关税,这一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波及范围极广。它使得全球棉纺织市场的稳定性遭受严重冲击,原本有序的市场秩序被打破。与此同时,这一举措还导致其他纺织消费国之间的贸易无法正常进行,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磕磕绊绊。由此,整个行业的商品流通传导阻力显著加大,贸易成本大幅提高,行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从 3 月份棉花进口来源数量来看,美国棉花、巴西棉花、澳大利亚棉花的进口数量相较于 2 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分别减少了 39.82%、35.14%、44.85%。美国棉花由于性价比优势不足,再加上关税提高,在 3 月总进口量中的占比仅为 19.46%。而巴西棉花则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占比已达到 59.98%。
从棉花进口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3 月份通过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棉花的数量占比,相较于 2 月份有明显下降。相反,一般贸易与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的进口占比有所增加。具体而言,3 月份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货物、一般贸易及进料加工贸易的占比分别为:44.27%、31.83%、21.16%、2.74%。部分外贸出口企业订单已经缩减,这种影响或许已经在棉花进口通过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中开始逐渐体现出来。